2024年9月14日 星期六

2024年9月10日 星期二

字母辨識練習~by Claude

要求claude寫了這個,發音不知道行不行,想讓學生從辨識開始補救字母的辨識與記憶能力。 


連結:字母辨識練習~by Claude

原始碼:原始碼連結


2024年9月3日 星期二

1200單字練習~Power by Claude

 盧claude寫了一個1200單字練習網頁,卻兩光到不知道怎麼改才能放到Blogger裡面又不影響整體版面...,就先放在協作平台吧

連結在此:1200單字練習by-claude

程式碼在此:網頁程式碼

會的有機會再教一下我吧

2024年6月30日 星期日

物質質量、體積、密度模擬器--by Claude

物質質量、體積、密度模擬器

物質質量、體積、密度模擬器

g
感謝小P手把手教學

2024年6月9日 星期日

浮力教具~3D列印

應該有些人正好教到這邊,剛好弄出,有興趣的可以試試。

試了幾種造型,正六邊形比較適合100ml量筒,用正六邊形面積計算網頁試算,18.61的寬度,面積約3平方公分,就這個規格當底面吧。

   


建個模來試試,高是10cm,這樣體積很接近30立方公分。
圓形的話,半徑9.77mm也似乎不錯,底面積一樣接近3平方公分



然後就印出來吧,線材是petg

中間的孔,是要填入配重的,我是用6mm螺絲,不過填油黏土、沙子、玻璃也應該都行,自行配重到需要的密度,應該要用另一個顏色來印配重後密度小於1的,反正體積就是30立方公分,填完後蓋子用快乾來黏。
然後來防水測試一下,很不幸,會進水,不過進的不快也不多,大概1ml,只要在操作期間不要大量進水,應該就還好,再不行,就來抽殼填由黏土吧,目前先這樣用看看。


聽說PP線就更防水,下一批再來印PP,目前這樣在10分鐘的操作,進水量應該還不影響太多。目前兩種造型都試,羊眼釘再加上去就行了。


檔案在這邊下載,圓形的似乎氣密比較好,但是六角形比較不會滾來滾去。
更新了檔案,中間的地方,有一個0.2mm的突起,方便劃記
羊眼釘跟小鐵環、繩長調整扣 書局有
縫衣繩我選塑膠材質的來綁
長度配合鐵架、量筒,綁約6公分
量筒水位50ml即可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繼續記錄,做了一堆,發現兩個問題待解決
1、部分會漏水,解決方法有兩個
   (1)蓋子面朝下
   (2)上一層快乾填縫
在頂面上一層快乾,可以看到慢慢吸進去了,後續測試就不太會漏氣了。

2.配重沒配好...這個就是自己的問題了,沒想到這一層,應該要配合刻度配重到5的倍數,例如25g、50g,後面再來重新配重,各種螺母、鋼釘、小玻璃、小大理石應該都能試。

然後解決了調整高度的問題,用滑輪概念處理就好,去書局買個調整扣如下圖,一個5元吧,然後就可以調整了





羊眼釘缺貨,先隨便綁一下測試,看起來還行。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正式上線實作
















2024年6月6日 星期四

交流電電流熱效應演示器

交流電很貼近生活,家中大功率電器大多是交流電大電流,電器電流熱效應跟電線走火等等也都是交流電,但是課程上常用直流電演示,會用到鉛電池,個人對於為了演示這個去買一顆鉛電池這件事很排斥,但是交流電直接用又有過載問題,大功率電阻又很貴,思索良久,原來便宜大功率電阻就在身邊,就拿個大功率電器來限流就好不是?

下面操作,有幾個注意事項

1、要有可以確認電源是否通電的帶燈開關,每次操作一定要確認斷電再操作

2、筆芯可能爆開,學生保持安全距離

3、很燙,小心燙傷,底板附近要移開易燃物

4、很燙,用個夾子輔助操作,一樣,小心觸電

5、筆芯中的塑膠會產生臭味


構造如下照片,我是用2.0白扁線來改,有兩種,上面那種是單純熱效應,下面那種是用來聽交流電頻率的。


做好上圖上方那個構造後,要做筆芯架,用迴紋針折成Y字形

筆芯要能微微夾住,不能只是放上去,這樣電阻太大,通電容易爆裂噴飛
如果有微微夾好,也不要有應力,大功率下會直接展現熱效應,這電流大概7A


小功率操作,就像這樣
粗的筆芯操作,要更小心應力,要微微夾住,得考驗一下技術,可以課前先低功率烤一下,後面拿來用會比較安全
一樣的電器功率,粗筆芯比較不亮,用來連結熱效應的影響因素
也可以玩玩保險絲跟電弧燈,切記注意安全。對各種筆芯都測了測,其實都行,就是要微微夾住就是


粗的筆芯,通完電竟然出現一層暗紅色的膜,不知道是啥,放在顯微鏡下拍了一下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以下,是柏青老師的裝置,設計上略有不同,都可以參考,等他接力分享了





















2024年5月29日 星期三

高濃度皂化

皂化實驗要加熱比較好做,基本上大概都至少40度,如果可以不加熱,單純用室溫下的原料,混合後用攪拌完成皂化,或許會更方便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如果偏好搖皂的,可以看科工館的搖皂教學頁,配方基本上是椰子油與12M氫氧化鈉體積2:1,再加酒精,如果是用其他油,大概就是油與12M氫氧化鈉體積3:1,我是放棄搖皂了,原因不贅述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先做些計算好了,如果用9g的油,體積大概都接近10ml,用這個比例算皂化價好了。


接著,開始測試如何能夠不加熱就皂化,不同教科書,建議的用量有6M~10M不等,但直接用這個濃度,攪拌半天也不太容易出現皂化的稠狀,即便加了酒精也一樣。

那就開始嘗試改變條件,試了過鹼許多,還是不行,那就試試更高濃度吧,最終,來到了20M,調完降到室溫,攪拌後,出現了皂化現象,參考用量如下。




下面是在減鹼5%的情況,加入少許酒精,能在3分鐘內完成椰子油皂化。實際操作上,微微減鹼的,或是剛剛好的,其實不會很硬,有點像美乃滋到黏土那樣的感覺。
橄欖油與椰子油混合這組,因為橄欖油皂化價較少,所以應該微微過鹼了,使用7ml椰子油+5ml橄欖油,需氫氧化鈉1.8g,而其使用的氫氧化鈉是2.1g(20M_2.5ml),過鹼9%

少少的量,每組裝個10-12ml的油,0.5ml的酒精。2-2.5ml的鹼裝在滴管內放入試管給學生,或是由老師統一控管跟滴加。用燒杯或是裁切寶特瓶當皂化容器,室溫直接攪拌即可,後續,要加水或鹽析都可,再測試了。

20M很濃,外國的手工皂常看到販賣 配好的50%氫氧化鈉溶液,50%氫氧化鈉的密度約1.52,換算濃度約19M,保存上應該PP罐即可。看起來一般手工皂製作人,比較常將買來的50%氫氧化鈉,依2:1稀釋到33%,此時密度約1.35,換算濃度是11M左右,稀釋時,一樣是把鹼緩緩加入水中,倒不是50%的不能直接用,而是水太少時皂化後太稠不易塑型(影片2:50)

這也是課本的實驗皂化後還需加水的原因。

下面來試算一下課本的配方,不約而同,酒精都是10ml,說實在,這麼高比例的酒精,有點難接受。

第一個,使用15ml椰子油+2ml大豆油,需氫氧化鈉2.8g,而其使用的氫氧化鈉是3g(5M_15ml),過鹼7%


第二個,使用10ml椰子油+1ml大豆油,需氫氧化鈉1.8g,而其使用的氫氧化鈉是2.4g(6M_10ml),過鹼33%
第三個,使用10ml椰子油+1ml大豆油,需氫氧化鈉1.8g,而其使用的氫氧化鈉是2.4g(8M_10ml),過鹼78%

把稀一些鹼液加熱的熱鹼,跟濃的冷鹼直接攪拌皂化,到底哪個安全些?可能得用雞皮豬皮等來測試才知道,不過,不用開酒精燈,直接把油跟鹼放寶特瓶切出來的容器攪拌皂化,真的方便很多,就是記得給鹼液的控管要確實就是,分發完立刻關緊收好,我是每組給一根吸好2.5ml氫氧化鈉的滴管,然後用試管裝著,避免滴出,學生就直接取出滴管加進去油裡面。

以下是常用油10ml時的氫氧化鈉用量,12M的,可用於搖皂使用,不過自己搖皂的經驗是,如果前一天先配好,等氫氧化鈉降回室溫,會很難把皂搖出來,至少在我這邊是這樣,如果油量降到10ml也會比較難搖,不過最主要因素是溫度,室溫要至少30度比較容易。馬上配馬上做比較容易搖出來,因為氫氧化鈉溶於水會造成水溫上升,大概都能讓水溫在40-50度沒問題。

大家都忙,如果要更輕易配出高濃度氫氧化鈉備用,根據查到的資料,
50%的氫氧化鈉在25度C時,大約是19M,重量比1:1配置更方便
20M的話氫氧化鈉:水重量比約52:48,飽合的大概也就是這樣了
用量如下表。舉例:如果一組是椰子油10ml,就需要1.7g氫氧化鈉配1.7g水,之後冷卻至室溫備用即可,再依下表體積取19M氫氧化鈉2.3ml混合攪拌,也別忘了加0.5ml酒精。如果1個班六組,大概就是椰子油10ml,需要10.2g氫氧化鈉配10.2g水,抓整數配15g氫氧化鈉加15g水放涼即可。


氫氧化鈉的密度可以在這個pdf檔找到:caustic soda handbook



今天科博館入校,沒實驗室,就拿去班上做吧,請他們準備寶特瓶,但發現一般飲料塑膠杯也可以。
鹼的部分記得好好控管,直接用刮勺攪拌很方便,還可以嘗試先不加酒精,也確實沒加較難皂化,不加酒精的攪拌觀察後,再加入酒精繼續攪拌,兩分鐘內就好了,不需要加熱就是方便,這葛方法也保留了是否鹽析的彈性。
看起來都做得很開心,就幫他們留個紀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