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周登場的台灣科學節科博館場次,會去幫忙顧攤,然後也順便做個試驗。好的科普活動,應該要有適度的解說,加上實作體驗,但逛的人來來去去,解說者精力時間也有限,如何讓彼此達到最大效益?
先前去逛科普攤位,比較喜歡的形式是科學教室,因為解說比較多,實作也較充裕,不過場地與時間有限,能聽到解說與進行實作的人,相對偏少。一般攤位形式則是礙於場地,每次只能跟幾個人解說,等待時都在空轉。
如果等待時可以看活動解說,然後到攤位上就像得來速一樣快速實作,或許能取得時間跟人數的最大平衡點,也把重複解說的精力留給指導實作。
這次去幫忙的攤位是科學Maker的攤位,主要協助光譜儀部分,把一些資料用 Canva 做成解說檔,來看看是否能夠真的像得來速一樣讓人流不要因為解說卡住太久,然後把實作體驗人數最大化。
科學節攤位說明V2
後記,經過兩天的攤位解說,有些感想。
1.好的科普攤位,應該有分級標示適合的年齡層,以及每一次的概略需要時間
以光譜儀操作而言,適合的年紀是高年級以上,每次解說與實作時間大約5分鐘
2.有些體驗性的幼童活動或是推廣活動,可能不需要特別製作解說,但是製作簡單網頁圖文解說頁面,可以讓受眾等待時先參考,並補足現場講解跟海報篇幅不足的問題。另一個是對於稍微複雜的活動,受眾如果連qrcode都不願意先掃先看,或是看完沒有意願參與實作的,都不需要浪費彼此的時間精力。
以光譜儀而言,有些看到要先看qrcode連結裡的說明就放棄,或是看完說明覺得沒興趣的,就會自然離開,這樣比較不會浪費彼此的5分鐘。
最後,科普攤位因為要解說,主辦單位要留意攤位的擴音系統,被鄰近攤位的解說音量干擾到不行,即便我真的也用麥克風跟他們拼音量,兩邊攤位的聽眾一樣也會被兩邊攤位過大的音量相互干擾。科普活動也不該製造一堆一次性垃圾,一堆其他攤位的物品,直接被隨意棄置在各個不同的角落,這樣的贈送方式,真的有助科普推廣?
這次的canva說明檔連結如下,可建立副本後編輯,部分圖片與影片由王拉雅老師提供,影片連結主要是楊宇葳的YT頻道